当前位置:首页 >> 经典散文

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是什么意思?

时间:2024-04-17   浏览:0次

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是什么意思?中国古代学校之制产生甚早,原始社会末期的教育机构叫做“成均”。在夏、商、西周三代时,学校组织已经比较完备。正如孟子所说:“夏曰校、殷日序、周曰庠,学则三代共之。”“校者,教也。”“序者,射也;庠者,养也。”这就是说“校”、“序”、“庠”三者都是奴隶制时代的民间小学,“学”即是大学。西周时已有“太学”的名称,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雏形,是培养贵族子弟的场所。由于三代采取了政治与教育合一的教育体系,教育机构设于官府之中,学校工作由官府控制,因此,历史上把它称之为“学在官府”,或称“官学”。 我国封建时代官办的最高学府——太学,初建于西汉武帝时,是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而建立的。董仲舒(约公元前179年-公元前104年),广川(今河北景县)人。他自幼喜爱读书,学习勤奋,一天到晚“业不离身”,苦苦思索,史称他“三年不窥园圃,乘马不知牝牡”。3652ww.com说明他是个刻苦攻读、钻研学问的学者。由于他学识渊博,注意身体力行,因此在学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声誉。汉武帝即位以后,董仲舒被推荐为贤良文学之士,回答了汉武帝的三次策问,在“前后数百人”中,竟名列第一,居群儒之首,深得汉武帝的赏识。 董仲舒向汉武帝论述了由朝廷主持兴学育才、举贤养士的重要性。他认为“养士之大者,莫大乎太学”。因为太学是“贤士之所关也,教化之本原也”。因此,他建议“兴太学,置明师,以养天下之士”,而且通过严格考核,“数考问以尽其材,则英俊宜可得矣”,优秀人才必然会脱颖而出。汉武帝对董仲舒从政权建设的高度论证兴办太学的意义欣然同意,并责成丞相公孙弘付诸实行,汉代的太学于公元前124年建立。这样,以儒学为主体,以官学为主干,由初等教育(庠、序),中等教育(学、校)和高等教育(太学)三级组成的,我国封建官学制度基本确立。(张显传)

抽搐一般由什么原因引起的

中医治疗癫痫病

癫痫遗传

癫痫能治的好吗

相关阅读
为什么说人格就是道?
· 为什么说人格就是道?

为什么说人格就是道?“道”是一个会意字。从“走”,从“首”表示头面向的方向。“道”的本义是道路,而且是一条直路,即康庄大道。由道路的通...